

2009年,剛畢業的顧正海加入中電電機,成為了一名普通的測試工程師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對出廠電機進行各項試驗、數據記錄和分析。這些看似枯燥無味的工作,顧正海卻做得津津有味。用他的話來說,產品測試是產品走向市場的最后一道關卡,是中電電機的名片,是絕對不能放松的一環。所以作為產品質量的守門員,試驗站的工作總能讓他甘之如飴。
持之以恒 / 平凡中開出精益花
“我的工作內容非常簡單,根據商務部的要求做好產品的驗收,根據技術部的要求完成不同電機的出廠測試,以及協助車間對問題電機進行處理。”說起自己的工作,顧正海總是很謙虛。實際上他卻是公司里火眼金睛、鐵面無私的典型代表。正是由于他在重復的工作中一貫保持“與高標準電機死磕”的職業精神,才保證了公司出廠的電機能夠長期穩定運行。
做好一個產品的質量控制,除了要有扎實的技術功底外,更要有一顆精益求精的心,以及難能可貴的堅持。十幾年累積的工作經驗,讓他在試驗數據快速變化的過程中,能通過數據走勢敏銳地捕捉到產品可能存在的問題,并第一時間反饋到前端,及時進行處理,他也因此被技術部和研發部戲稱為“優秀場外支援”。在客戶見證出廠試驗、型式試驗時,他更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數據,反復地比較、斟酌,態度堅決,刨根問底。他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,總能讓前來驗收的客戶感到放心。
迎難而上 / 一馬當先的排頭兵
2010年,公司車間整體升級,隨著10MW高壓試驗站的建成,試驗站可承載的容量更大、計算的數據更加準確高效,檢測能力有了質的飛躍。同時,對檢測工程師團隊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對于即將投產的新試驗站,顧正海既緊張又期待:有了更先進的試驗設備,就等于擁有更高的試驗能力,團隊的工作效率和產出也會隨之躍進;但面對新設備、新要求,團隊里沒有“老師傅”帶領,團隊很難在短時間內出成績,有可能辜負公司的期望。
一向勇于挑戰的顧正海并沒有因此退縮,他主動請纓參與了和新設備的磨合攻堅戰。項目落地前查閱大量資料,做好充足的理論準備;安裝過程中,他利用休息時間旁觀整個流程,以此對設備在結構上有更深入的了解;新試驗站建成后,更是一馬當先,帶領團隊進行了突擊式的連夜學習。依托公司給予的支持和試錯空間,最終實驗站全體成員在短期內都熟練掌握了新設備的使用,順利承接并完成了所有試驗任務。
使命必達 / 試驗站的高速CPU
現在作為試驗站副站長的顧正海,面對不同客戶、不同機型、不同規格的試驗申請,在有限的資源和大量的試驗任務面前,他總是能表現出強大的溝通能力、靈活的協調能力以及快速響應的執行力,有條不紊地分配試驗站資源,最大化提升工作效率。試驗站王站長對他有著高度的評價:“作為實驗站的副站長,正海是我的得力助手,站內的事交給他,就等于吃了一顆定心丸。”
“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”是顧正海對自己的鞭策。14年的職業生涯里,每每遇到難題,一句“盡管去做”就是他樸實無華的沖鋒口號。所有看似不凡的結果呈現,都始于積水成淵的平凡過程——仰望星空是美好的憧憬,腳踏實地則是必要的征程起點。